Dec 30, 2005

小說

最近又卯起來看小說

剛看完張愛玲的「秧歌」
去逛誠品信義店又買了張愛玲的「流言」
還有再度挑戰三島由紀夫的書
不過這次換成「假面的告白」
「金閣寺」我想還是過幾年再說吧..

寶玉說張愛玲的書很悶
我第一次想到可以用「悶」形容她的書

我倒是不覺得悶
因為對她描寫的時代很有感覺
和蕭紅的「呼蘭河傳」一樣
這兩本書對我發出的色彩是一致的

不過仔細想想
「悶」這字下得也沒錯
書裡人物的生活也的確是悶得可以了
我看的這幾本好像都這樣
所以我不禁在想為什麼要買這樣風格的書?

今天逛過漫畫區的時候
看到厚厚一本史奴比、查里布朗的畫冊
本來也想挑戰一下美式幽默的
不過我終究沒有拿起來翻一翻
因為我知道我不會買的

看起來太快樂的書
彷彿不會有收穫
這一定是我的偏執

或許我是想看一看悲慘的人的生活後
會覺得自己的世界其實很美好
又或者像三島由紀夫一樣
對一切「悲劇性的生活」有強烈的感受
同情心過度作祟

應該是這樣吧
連去吃個路邊攤都會同情隔壁生意不好的蚵仔煎
看書會想發揮同情心,也是很合理的
只是這樣阿潔上次借我「158公分的陽子小姐」
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看得完了...

---------題外話---------------------------

誠品信義店是個證明手機是生活必需品的地方
因為實在太大了
一家人去
可能逛到最後你在三樓我在五樓
非得靠手機尋親不可

只是在書店裡講手機
一定會偷偷摸摸、罪惡感發作
雖然還是會有光明正大、講得很大方的人
不過最後只會落得被「青」的下場...

我覺得書店還是小就好
但要找的書一定都要找得到
不過這似乎是很矛盾的事
雖然網路書店可以彌補這樣的缺憾
但又會有看得到、摸不到的快感
往往買到的書,打開包裹後卻有點後悔
現在Amazon雖然先進到可以讓你翻書
不過還是以英文書居多
而且有的只能翻前幾頁
重點是跟實際翻書的快感,真的還是有差
這世界真是兩難哪..

No comments: